(资料图片)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有些孩子表现出学习劲头不足、拖延、分心走神,甚至有些孩子拒绝上学,家长们使出各种方法都无济于事,甚至无奈。孩子到底怎么了?当孩子出现厌学,家长又该如何做呢?为有效帮助家长化解孩子的心理危机,安阳市教育局邀请安阳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司秀玲老师和家长一起找办法,于2月17日晚7:30开展了新学期心理健康专题第二期讲座。
学生厌学问题广泛存在,也是引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亲子冲突、辍学、安全问题等现象的“导火索”。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帮助家长更好的担责、接纳和肯定孩子,文峰区明德小学广泛动员家长及全体师生观看第二期《家长夜校》直播课堂。
在观看第一期的《家长夜校》直播课后,学校里很多家长向老师给予非常好的反馈。纷纷表示十分感谢安阳市教育局为家长安排的这堂教育课,从中学到了很多,感受颇深,同时也对自身教育孩子的方法进行了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当学校下发家长观看第二期《家长课堂》的通知后,家长表示十分支持,并准时坐在屏幕前观看直播。
一个孩童自出生之日起有两种需要得到满足:归属感和确定自己的重要性。如果孩子的这两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将可能会生活在被抛弃、被忽视的耻辱感中,极易产生叛逆、厌学、无视、愤怒等负面情绪。家长该如何化解孩子的这些负面情绪呢?司老师在讲座中给出了我们答案。
在直播中,司老师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讲述了一些孩子厌学的原因,继而产生厌学情绪、厌学想法和厌学行为。面对孩子不想学习、不想上学,司老师给家长分享了一些智慧之招:赞赏和夸奖、耐心去倾听、放下与接受。家长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学会赞赏和夸奖,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成长,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在这种环境成长孩子会更加优秀。同时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多和孩子聊一聊,关心孩子的内心想法,处理好家庭关系,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从内心真正看见孩子,读懂孩子所思所想,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作为父母应该要做到的。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加深亲子关系,真正看见孩子比关心孩子的学习更加重要。
多一份担责,为孩子的自尊撑起安全的港湾;多一份接纳,为孩子的无助提供坚实的后盾;多一份自省,透过孩子的问题发现自身的局限;多一份肯定,为孩子的挫败,重塑自我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