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为了践行"以实践育人,促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逸美、以劳促创,让孩子们参与劳动、热爱劳动,在劳动中探索、创造、收获、快乐。四川省南充市潆溪小学在赵阳青校长的筹谋规划下,将校园内的闲置空地"变废为宝",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校园劳动实践基地。随后,迅速创建学校整体劳动教育方案,全面开展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全面展开,潆小学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劳动基地,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劳动之旅。他们躬亲而行,去触摸地里的泥土,去使用劳动工具,去种下寄予希望的小苗,去体会双手的魅力和土地的伟大。劳动基地里留下了孩子们的欢笑和汗水,种的不仅仅是瓜果蔬菜,更是他们的希望和快乐。在无数双小眼睛注视下,种下的种子慢慢发芽,摇摇晃晃地长大,任何一次风吹雨下,都有急促的脚步奔向基地,责任感开始在潆溪学子的肩上慢慢生根发芽。栽下的小苗越长越高,除草、施肥、松土都成了孩子们抢着干的事情。从此,小小的劳动基地就是潆溪小学种满“快乐”的地方。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劳动基地在师生的精心呵护下,在阳光和雨露的滋养下,愈发生机勃勃、长势喜人。曾经的小苗开花、结果,逐渐成熟,终于迎来了满满的收获。阳光洒在同学们的身上,大家化身小农夫,来不及擦拭顺着脸颊流下来的汗珠,体验采摘的辛苦、体会劳动的乐趣,忙得不亦乐乎,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孩子们大声地分享着自己的四季豆是长长的还是弯弯的;眼前的西红柿是回家烧汤还是炒鸡蛋;比自己还高的玉米长得是威武挺拔还是亭亭玉立;花生开花了,果子却在地里,第一次亲手把书本里的《落花生》搬到了地里……当收获的瓜果蔬菜装满篮子,孩子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寓劳动教育于课程"将劳动教育与其它学科相融合:劳动教育的成果藏在语文作文里,一字一句都是孩子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藏在美术课上栩栩如生的茄子、番茄和土豆里,一笔一划勾勒出果实最美的模样;藏在劳动时嘴里不由自主地哼唱的《劳动最光荣》里,一曲一调都是快乐;藏在日常交际的“攀比”里,谁的菜高、谁的菜多、谁的菜长了几颗,大小多少都是收获。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而现在正在探究的劳动实践与学科知识相融合才是我校深化改革、创新思维的第一步。我们将不断探索不断努力。道路虽远,行之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