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虽然是半哑火状态,但是其背后的制作公司灿星文化可是真正的资本圈红人,在今年来已经陆续引进多家投资方,估值一度冲上210亿元的高位。
这些都是灿星的大事情,也是中国综艺界的大事,但是想要扩散到整个资本圈讨论的程度,还欠些火候,而现在标志性事件终于到来!
根据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的官方消息,正在IPO途中的灿星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杭州阿里巴巴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西藏齐鸣音乐有限公司,两者分别投入资金2亿元、1.6亿元,获得灿星1.17%和0.94%的股权。
这两个投资方中前一个是阿里巴巴很好理解,但是后一个齐鸣音乐到底什么来头,能够获得灿星IPO前夕宝贵的股权呢?
根据企查查资料显示,齐鸣音乐成立于2018年2月28日,股东为杨奇虎和胡敏,分别持股50%,很明显是一个为了这次投资而突击设立的公司。
杨奇虎和胡敏是谁?目前公开资料显示,杨奇虎是腾讯音乐的总经理,而胡敏是腾讯音乐的CFO,正在帮助腾讯音乐冲击IPO的关键性人物。
事情已经很明朗了,齐鸣音乐就是腾讯音乐的关联公司,这意味着灿星此次融资同时引入了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巨头,成为震动资本圈的大事情;因为在站队文化盛行的当下,能够不偏不倚、同时拿到两家投资的公司实属难得。
最新估值170亿,
灿星可以说是中国最具知名度的综艺内容制作公司,其出品的一系列节目,如《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蒙面唱将》都在国内有着不错的表现,受到市场的认可。
尤其是2012年和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一问世就成为当年的现象级电视节目,也开启了中国音乐选秀综艺的新高峰,品牌价值效应延续至今,仍是一个大IP;更为重要的是其开创的制播分离制度,在广电系统内成为效仿的对象。
强大的内容制作能力+良好的商业化变现手段,让灿星一直没有公开对外融资,唯一一次披露股权等财务数据是在2016年3月底,当时A股上市公司浙富控股发布公告,拟以现金3亿增资灿星文化,获得6.0698%股权。
根据当时的数据,灿星的估值高达50亿元,2015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2.1亿、7.2亿,成为当时最赚钱的综艺制作公司。
此后一年多时间内,灿星再无资本运作新闻传出,直到2017年12月18日官方宣布灿星制作以210亿人民币估值完成A轮融资,并且拟2018年登陆A股市场。
从50亿元估值到210亿元,短短一年半时间,灿星的估值翻了4倍多,足见其成长性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如果说此前在资本市场上,灿星都是一路顺利的,那么这次它的估值遭遇了非常严重的滑坡。
以这次阿里巴巴2亿元获得1.17%的数据计算,本次阿里、腾讯音乐投资的估值仅为170亿元左右,相比于去年210亿元的估值下降近20%。
《好声音》价值下滑、错过网综,
为什么灿星这一轮的估值下降这么厉害?
你可以找到很多理由,比如大的经济环境不好,目前市场上钱非常紧张,属于资本冬天、估值理应下降;你也可以说这是Pre-IPO轮的战略投资方,尤其是阿里、腾讯这样自带流量、资源的强势投资方,价格自然比其他投资方压得低一点。
这些都是理由,但是文娱商业观察并不认为是主要,重点还是在于灿星自身表现不甚理想。
《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了不起的挑战》等成功的节目能证明灿星拥有强大的内容制作能力,但这是历史,在现在以及未来,灿星还能一直保持领先吗?
以正在播出的《中国好声音》为例,2018年算是这个节目的第七个年头,也是重新拿回好声音名称的第一年,节目表现不尽如人意,状况频出。
第一期节目播出竟然没有声音,这算是重大的节目失误,李健、谢霆锋的加入也没能挽救这档节目的疲软,在年轻人的综艺世界里,《中国好声音》正在被抛弃,《中国新说唱》《明日之子》《创造101》《偶像练习生》这些网综节目才是当下年轻人的口味。
而这一波又一波的风潮,灿星都错过,至于灿星首次触网制作的《这!就是街舞》,并不是因为制作得不好,而是因为没有押中偶像产业的赛道,也不温不火。
所以在网综的道路上,灿星已然落后;在新综艺、新IP的打造上,灿星依然没能拿得出有力的成绩。
IPO路漫漫,
灿星自身成绩不好的时候,正是其主动争取IPO的时候,按照原来的计划是2018年能够完成,但是现在来看几乎不可能。
根据资料显示,灿星文化于今年2月11日向上海证监局递交了IPO辅导备案资料,目标深交所创业板,根据备案资料,灿星文化预计于5月申请辅导验收,但因为这几轮的股权变更,目前灿星文化仍未递交验收报告。
这一拖让灿星错过了,陷入了两难的选择。目前整个A股处于历史低点,各股股价普遍急速下跌,IPO要求高、通过率低,整体形势相当不乐观,在整体大环境无法扭转的情况下,预计未来一到两年,A股仍将维持低迷的状态。
所以这一期间大部分公司都会往境外跑,或是去美股上市、或是去港股上市,总之尽可能地在境外完成资本动作,省时省力,这也是近一段时间集中赴港上市潮的大背景。
根据文娱商业观察得到的消息,在经历新丽传媒、开心麻花、和力辰光等公司主动撤回IPO申请的情况下,国内几家原来计划A股的影视公司,已经纷纷转道香港。
这个时候灿星仍然坚持A股IPO,勇气可嘉,但是现实很残酷,最终的结局很可能是在国内IPO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