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央行这个新规正式实施,涉及微信支付、支付宝等众多支付机构数亿用户的钱包,让你花钱买买买更加安全。
即,支付机构自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至央行。
什么是客户备付金?
你在支付机构账户上的钱,如支付宝余额、微信零钱、预付卡余额等,均属于客户备付金。它们不是存款,本质是预付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余额宝一类的理财产品账户上的资金,是货币基金,不属于客户备付金,受到的监管不同。
根据央行的定义,客户备付金是支付机构预收其客户的待付货币资金。
具体来讲,我们在电商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服务时,先把钱打到支付机构虚拟账户,等你拿到货确认之后,支付机构才把货款打到商户那里,货款留存在支付机构账户时,形成的沉淀资金就属于备付金。
2017年11月14日,网络购物“双十一”过后,南京一高校校园内的快件派送高峰。 泱波 摄
客户备付金规模有多大?
易观数据显示,2017年第3季度中国非金融支付机构综合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就已达42万亿元。这意味着,客户备付金也不在小数。
据央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的存量余额仅仅用了3年时间,已从2013年的1266亿,涨到了2016年三季度末的逾4600亿。据市场机构测算,目前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的规模很可能已超过万亿。
截至2018年5月底,央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的非金融机构存款为5009.23亿元,相比1月份增长4倍。如果按7月9日前实施的50%交存比例计算,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规模已经超过万亿。
“非金融机构存款”为支付机构交存人民银行的客户备付金存款。
如果缺乏有效监管,这些钱安全吗?
客户备付金的所有权属于支付机构的客户,但不同于客户的银行存款,不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也不以客户名义存放在银行,以前以支付机构名义存放在银行,并由支付机构向银行发起资金调拨指令。
也就是说,备付金本来是属于客户的资金,实际由支付机构支配与控制。
在实行集中存管制度前,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存放方式主要是以自身名义在多家银行开立账户分散存放。央行数据显示,平均每家支付机构开立客户备付金账户13个,最多的开立客户备付金账户达70个。
所以,用户备付金的安全问题、是否存在被挪用问题的争议和讨论一直持续不断。